年終盤點:2018,財務圈發生了哪些大事記?
2018年,財務圈發生了不少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影響著幾乎所有財務人員的工作,也對國內企業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與深遠影響,無疑,2019,我們將迎來更美好的開端。今天,管家婆財貿君就來盤點一下2018年財務圈的那些大事兒吧~
01國地稅合并
2018年7月5日是國地稅機構改革的又一重要節點。這天,全國535個地市級國地稅機構合并掛牌,標志著自6月15日省級國地稅機關合并掛牌后,改革步伐又一次大跨步的推進。
國地稅合并可以加強國家對整體稅收的監控,可以有效的避免偷稅、漏稅、逃稅等行為。納稅人稅收違法成本增加,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稅收環境的凈化。而對于納稅人與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來說,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進行科學的稅收風險管理,避免出現漏洞,被稅務部門稽查。
02增值稅稅率調整
自5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調整正式執行。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10%;原適用17%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7%的出口貨物,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6%。原適用11%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1%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0%。官方預計全年減稅 2400 億元。
此次稅率調整,向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釋放了積極信號,更直接利好于高端制造與科技創新企業。與之相關,各企業財務人員也要積極做好調整銜接喲。
03金稅三期
5月1日,被稱作“史上最可怕、最強大”金稅三期系統面世,以大數據著稱的金稅三期,實現了覆蓋稅務總局、國稅、地稅各級機關以及與其他政府部門的網絡互聯,讓所有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隨著金稅三期與國地稅的稽查合并,企業與財務人員面臨的是賬面大掃除、發票問題的納稅調整、賬簿的二賬合一、補申報等。
04財務智能機器人問世
人工智能時代,總是充滿著無限可能與創造。2018,讓企業管理驚嘆卻讓整個會計圈都恐慌的智能財務機器人誕生了。財務智能機器人不僅能提高財務人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減少了整個流程的處理時間,還節省了人力和物力,為企業創造了更高的價值。
隨著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相繼推出財務智能機器人,它成功證實了科技高速化發展時代的到來。而財務/會計人的危機感,也鞭策各自在崗位上的價值提升。
05 個稅調整
8月31日下午,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新個稅法正式亮相!根據新的決議,個稅起征點由現行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這一調整不僅涉及每一個納稅人,也關系到廣大企業等市場主體。工薪階層喜大普奔,到手工資增加;企業必須為員工繳納足額社保。
于企業而言,個稅申報和相關稅務合規風險帶來的負擔新增;企業薪酬福利策略與相關政策的配套修訂;用工成本的增加等等,做好準備平穩過渡至關重要。與此同時,企業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通過利用或提升內部財務系統相關功能,在履行好扣繳義務的同時,實現更為有效的內部管理。
06 會計黑名單
4月19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意在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會計“黑名單”制度誕生。
會計“黑名單”將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違法行為的會計人員,作為嚴重失信會計人員列入“黑名單”,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依法通過“信用中國”網站等途徑,向社會公開披露相關信息。并在先進會計工作者評選、會計職稱考試或評審、高端會計人才選拔等資格資質審查過程中,對嚴重失信會計人員實行“一票否決制”。嚴重失信者,可取消其已經取得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甚至追究刑事責任,提出行業隊伍!
所以,財務人員的自我修煉與約束至關重要,離職交接一定要對牽扯到自己的信息做好變更!這樣才能實現更高的自我價值與企業價值。
2018-12-10 10:37:31